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西全省各级文明办在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下,结合各地实际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教育。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部署要求,省文明办积极动员和组织各地各单位在确保防疫工作要求落细落实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持续做好精神文明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一是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各地各单位广泛制作短视频、H5作品、公益图片、标语横幅等宣传作品,运用网络媒体公益宣传、户外公益广告、社区宣传栏和村务政务公示栏等阵地资源,通过电子显示屏、广场大屏、楼宇电视、游走字幕、音响广播、公告通告、手机短信等载体形式,采取多元化、分众化且群众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安排,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全省广大群众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全省广大群众保持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提高全省广大群众文明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全省广大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抗击疫情活动。各地各单位积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群众性优势,动员全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特别是发挥各级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在抗击疫情战役中的带头作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清理房前屋后、庭院走廊、公共厕所、背街小巷和公共场所等地垃圾,消灭卫生死角盲区,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干净整洁的美丽家园。有帮扶共建任务的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支持帮扶村(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宣传,有条件的单位可配合、支持做好村(社区)卫生消毒、环境维护、困难解决等工作。
三是努力探索创新文明实践活动方式。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融媒体平台、江西广电网络新时代文明实践电视平台等,整合各类文化数字资源,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因时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发挥好精准服务群众、教育组织群众的作用,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让群众在家免费获取海量文化资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增强防护意识、科学参与防控。
四是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各地各单位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更加注重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协作互助的优良传统,更加注重培育文明有礼、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更加注重强化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更加注重倡导守望相助、共度时艰的人际关系,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打造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的社会环境。做好属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集会,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拒聚餐、吃熟食、禁野味,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从自身做起、从亲友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取消满月宴、生日宴、定亲宴、寿宴等宴席聚会活动,避免人员聚集。针对复工复产复学等阶段要求,引导群众做好科学防护,提升文明素养。
五是精心组织阻击疫情志愿服务行动。各地各单位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动员和引导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特别注重招募有医学防护、心理咨询、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切实发挥广大志愿者在宣传普及、排查治理、提供保障、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面向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调适技巧,引导公众理性面对疫情。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干部,为他们及其家人提供贴心周到的志愿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六是积极选树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各地各单位把抗击疫情斗争作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人间大爱的伟大实践和生动教材,及时挖掘宣传一线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特别是支援武汉、随州涌现出的先进群体和先进人物,优先推荐为各级“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深入讲述和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用真实故事鼓舞人、感动人、带动人,展现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展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