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萍乡上栗县桐木镇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目标定位,按照“建、用、管、活、强”五字工作思路,以“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为主题,精细化管理做强文明实践阵地,扶优扶强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知行并举深化文明实践内涵,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主流价值践行、群众文化、移风易俗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日,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定为第二届全省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不断筑牢文明实践“前沿阵地”。坚持在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上下功夫,让文明实践阵地活起来、设施用起来、人气聚起来。整合资源,由“千条线”汇入“一张网”。投入资金,整合学校、红色文化馆、烈士陵园、文体广场等阵地资源,打造出以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中心,辐射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共建共享“同心圆”。转换角色,将“带头干”变为“合力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用,把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群众推荐、实地调研,发动基层党员干部、民间能人、退伍老兵、乡贤模范等500余人,组建114支志愿服务队,文明实践队伍力量不断壮大。加强联动,由“小分队”转为“大部队”。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创新“骨干+招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每月常态化招募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技下乡、打非治违、交通劝导、帮扶关爱、人居环境整治等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服务,打造村民家门口的 15 分钟志愿服务圈。
组织开展“好人宣讲·声入人心”活动
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馆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活动
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老战士为学生讲述桐木红色故事
持续奏响文明实践“动听乐章”。让旗帜“飘”起来。坚持党建引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为党组织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镇党委书记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组建多支党员先锋队,发挥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凝心功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让理论“实”起来,整合宣讲力量,通过老师授课、大喇叭广播播报以及“群众贴心人”理论宣讲“五进”活动等方式,深入群众身边,用“讲+演+问”嵌入式宣讲的新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疫情防控、防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非法生产、惠民利民等“大政策”转化为“小故事”,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文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增进群众对党的认同感。让品牌“亮”起来。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等力量,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国庆篮球赛”“关爱一老一小”等各类活动。紧扣红军文化、革命先辈事迹等,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策划了红色微党课、端午民俗课、讲述桐木红色故事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接地气的等传统节日活动和实践项目,引导群众在节日中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春节民俗活动,邀请传统手艺人现场做糖画
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包粽子民俗活动
花样轮滑舞龙
国庆篮球赛精彩瞬间
桐木镇烈士陵园
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创新路径”。文明始于心、践于行,桐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断厚植“文明土壤”,走出文明实践新路径。移风易俗扬新风。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民俗活动进行创造性转化,将民俗与家风传承、青年交友相亲等活动有机结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和关注,让古老的民俗在新时代展现新魅力,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婚事新办、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道德引领树榜样。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学雷锋标兵”以及好人评选活动,持续放大“好人”带动效应,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移风易俗“五个100”群众推荐评议等评选活动,定期更新发布“道德红黑榜”,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将文明新风厚植群众心中。近年来,全镇共产生了“中国好人”3名、“江西好人”3名,全省婚事新办“好公婆”1户,“萍乡好人”15名,市道德模范2名,“上栗好人”30名等等。制度创新增实效。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常态化+基层治理网络化”路径,加快文明实践阵地与网格化管理中心融合建设,构建基层治理的“行业矩阵”,推动文明实践赋能基层善治善为,将精神文明建设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真正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动”起来、“活”起来。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