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共青城:“幸福食堂”撬动多元养老服务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0-11-18 10:29:23  编辑:俞幸格 作者:王飞 彭招峰

  今年以来,江西共青城市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分点推进“幸福食堂”建设,积极搭建农村老人互助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解决留守老人用餐就餐难、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

  11月11日中午11时30分,在共青城市江益镇江益街居委会“幸福食堂”,八九位老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餐。“现在有了这个食堂,我们这些70多岁的老人就不需要自己买菜做饭了,在这里吃很方便。”从上个月26日食堂开伙后,老人张火金每天都在这里吃饭。原来,张火金老人的老伴儿已经去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在安徽合肥、上海,自己独居生活,他一个人也懒得做饭,一日三餐都是以方便面、速冻面食为主,渐渐养成了糊弄着吃饭的坏习惯。“每天不到7元钱,就能吃上2顿营养丰富、荤素搭配、热气腾腾的饭菜了。”张火金开心地说,“‘幸福食堂’让我们这些70岁以上的老人有了幸福‘食光’。”

  和张火金一样,共青城市茶山街道东湖社区老人季希庭也在“幸福食堂”感受到了便利和实惠。该社区“幸福食堂”开张2个余月以来,季希庭顿顿都来,一次不落,“太方便了,饭菜烧得清淡可口,荤素搭配,非常适合老同志的口味,每个礼拜还给我们调节伙食做一次水饺。”他笑着打趣道,“再这样吃下去,恐怕得胖上好几斤。”

  据共青城市民政局统计,全市现有70岁以上老人6800人,其中困难老人500人,无子女特困供养老人184人,这些老人大多存在“吃饭难、 吃饭愁”的问题。揪住这一现实痛点,依托全市“党群服务+文明实践”载体,分点推进“幸福食堂”惠民工程,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让老人吃得舒心又健康。截至目前,共青城市已有14个“幸福食堂”,惠及300余名老人。“平时想吃什么由老人们互相协调,然后统一报给我,我直接联系送菜的就可以了。”共青城市江益镇江益街居委会基层党建宣传员梁勇说。

  此外,共青城市以“幸福食堂”为支点,撬动多元化养老服务,构建“1+7+N”志愿服务体系,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61支,提供“爱心义剪”“爱心义修”等服务,大力建设集康复保健室、心理咨询室、书法阅读室、休闲娱乐室等功能为一体的“颐养之家”,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